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科学技术局“十三五”情况和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打算

时间:2024-08-21 00:09:12
科学技术局“十三五”情况和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打算[本文共6652字]

【概述】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需要你”为你整理了这篇科学技术局“十三五”情况和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打算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一、“十三五计划”情况

“十三五计划”期间,区科技局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安排部署,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优化创新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强化政策保障。区委区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见》《关于鼓励支持科技平台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快建设人才强区的意见》等政策措施,在科技项目申报实施、创新平台建设、产学研合作、人才厚植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形成了比较完善、配套的政策体系。二是加大科技投入。强化政府投入引导作用,区财政每年按规定足额列支科技经费,2019年总额达到5522万元,带动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由2015年度的12.15亿元增长到2018年度的18.97亿元。三是营造创新氛围。2015-2017年,每年设立区科学技术奖,对在科技领域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体现了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科技创新的鲜明态度。实行包保联系企业制度,共筛选整理了全区300余家重点企业,明确局包保科室和联系人,从科技项目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产学研合作、科技政策咨询、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一企一策”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四是每年更新编制印发《科技政策汇编》,持续加大惠企科技政策宣传力度。深入开展“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科技三下乡”等科普宣传活动,综合运用报纸、网络、微信公众号、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各种媒介加大宣传,举办各类科技业务、政策培训班,大力营造重视科技、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

(二)加大创新主体培育力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一是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依据我区产业特点,从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入手,通过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积极鼓励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企业也不断发展壮大。全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由“十二五”末的20家发展到2019年的42家,纳入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统计的企业共53 家。2019年底,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5.56%,高新技术产业正成为我区转方式调结构的主要力量,一大批工业企业实现了从资源型企业向创新型企业、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企业的华丽转身。

二是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快速成长。逐步形成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的创新型企业培育梯次,进一步壮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群体,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培植全区经济发展的后续动力。2020年,85家企业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评价。共有17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在国家、省市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中成功胜出,芯诺电子荣获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企业。

三是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攻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2016年以来,累计承担实施国家、省市各类科技项目70余项,获批资金突破1个亿。太阳纸业、华勤集团、天意机械等公司的20余项科研项目获批省科技创新重大工程项目立项,有力提升了企业的品牌层次和创新活力。山东太阳纸业与华南理工大学等单位共同申报的“制浆造纸清洁生产与水污染全过程控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得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华勤集团通过整合优势资源、集中专业人才,组建了高端轮胎产品与工程国际合作基地,预计每年研发产生科技成果6-8个、新产品80种。蒂德精机自主研发的“高速桥式龙门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凭借其优越的性能斩获行业最高奖——“CCTM2018春燕奖”。

(三)积极搭建创新平台,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

立足全区主导产业振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鼓励全区工业企业普遍建立研发机构,重点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采取多种合作形式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各类研发机构,建设一批行业共性技术研发中心或中试基地,提升我区骨干企业和重点行业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目前,太阳纸业、华勤集团、天意机械、国丰机械等一批重点企业建立了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切实增强了企业承接重大项目的能力、创造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力、集聚高层次人才的能力和创造良好业绩的能力。截至2019年底,全区共拥有省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71家。2020年4月,太阳纸业的“济宁市生物基材料绿色制造创新创业共同体”和经典重工的“济宁市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创新创业共同体”获批复建设济宁市第一批创新创业共同体。

(四)抓好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产学研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是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围绕全区重点领域,通过举办科技成果交流会、高校院所项目对接会等多种方式,大力支持全区工业企业普遍制定产学研合作发展战略,有效利用高校、院所科技资源,实现高新产品联合研发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新突破。先后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山东大学等60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引进高端智力。在先进制造、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领域共建创新载体,在人才培养、科研开发、成果转化、技术服务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截至2019年底,全区共拥有国家高层次人才11人,获批山东省泰山学者7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9人,引进两院院士10余人。全职或柔性引进国外高层次人才,50余名海外专家学者长期服务兖州企业。永华机械克雷蒙特先生、益海嘉里郭孔丰总经理先后荣获省政府颁发的 “齐鲁友谊奖”。二是引源成泉将“中科院”引到家门口。中科先行济宁新材料研究院是由中科先行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和济宁市科技局、兖州区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充分借助中国科学院理化所和化学所在新材料方面的技术优势,以及济宁市、兖州区的环境资源和政策优势,构建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产业服务三大功能为一体,“研究院+产业基地”模式的综合性新材料创新研究院及新材料产业孵化中心。

(五)以科技金融手段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显著

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激发各类转移转化主体活力,产出、转化更多先进技术成果,努力营造技术转移转化良好环境。全区技术合同登记额2015年为1.18亿元,截至目前,预计2020年已突破14亿元,取得重大突破。积极探索建立从研究开发、技术转移、市场培育三方面覆盖技术创新全链条财政政策体系,推动以科技金融手段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更好发挥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先后完成5家企业2950万元科技成果转化贷款。2017年,3家企业在 ……此处隐藏1448个字……。三是组织申报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组织3家企业进行了申报,分别是,经典集团周广雷、鲁南地质勘察院谭现锋和芯诺电子陈刚全,经过济宁市初审,3家企业全部推荐至省科技厅进行评审,通过后将推荐至科技部。

(四)扎实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一是推荐山东芯诺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山东省“科创板”培育库企业申报工作,成为济宁市唯一一家入选山东省“科创板”培育库的企业。二是扎实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截止目前,省科技厅已公示了12批拟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我区共有85家企业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三是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深入企业开展调研,挖掘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后备企业,辅导企业做好相关申报准备工作。完成了25家推荐申报工作,其中:重新认定9家,新认定16家。

(五)加大科技惠企政策宣传力度,积极落实惠企政策。一是深入开展“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科技三下乡”等科普宣传活动,综合运用报纸、网络、微信公众号、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各种媒介加大宣传,发布文稿60余篇,举办各类科技业务、政策培训班9次,参加培训人员1000余次,大力营造重视科技、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编制印发了《科技政策汇编》500余册,下发到各镇街、有关企业。组织人员定期到镇街、企业开展科技政策宣讲、工作调研,在一线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做好包容普惠创新企业库的营商环境评价工作。自6月下旬以来,区科技局将样本库企业回访,作为近期重点工作,对86家企业,全部确定了企业联系人和局包保联系人,每个镇街都有一名班子成员牵头包保,对样本库企业逐一走访,指导营商环境评价工作。利用多种形式进行了政策宣讲和业务培训,确保科技政策广而周知。三是做好惠企业政策落实工作。截止目前共帮助4家企业申请创新券1.6万元。

(六)持续不断抓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一是加强科技金融服务。联合区金融监管局先后举办了科技成果转化贷款政策宣讲会、金融惠企政策宣讲暨科技成果转化贷款现场推进会,共有20家银行、80余家企业参加。已帮助4个企业成功备案6笔贷款,提供贷款金额2500万元。二是加大技术合同登记认定工作的推进力度。采取上门服务、一对一指导的方式,努力营造技术转移转化良好环境,截至目前,技术合同登记工作已经登记200余条,登记数额14亿元。三是组织企业积极申报金桥奖项。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山东大华机械有限公司项目分别获得第十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二等奖、山东省技术协会金桥奖二等奖。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大华机械有限公司项目分别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四是吸引区外科技服务机构在兖注册公司,指导新注册成立4家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七)大力提升机关党建水平。一是加强思想建设。结合科技工作实际,制定印发了《2020年区科技局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开展党组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10次、各支部集中学习和研讨活动20余次、领导干部专题辅导4次。二是加强组织建设。组织2个支部根据机关事业单位党支部评星定级6项标准进行自评,不断推动党支部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三是开展干部纪律作风集中整顿活动。为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纠治当前干部纪律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为民服务意识,提升干部执行力,按照区委要求,结合科技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济宁市兖州区科学技术局干部纪律作风集中整顿工作方案》,在全局开展为期3个月的干部纪律作风整顿活动。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反腐能力。制定了《2020年区科技局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科技局全体人员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和廉洁自律承诺书,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局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目标管理。

三、2021年工作打算

2021年,兖州区科技局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持。

(一)强化人才平台一体化发展。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投入、研究开发、风险承担、成果受益的主体。一是立足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鼓励支持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合作,搭建技术、人才与企业的合作桥梁,促进科技资源向各类创新载体聚集,共建研发平台,为科技人才发挥作用提供优质服务和要素保障。二是对管理期内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平台加强动态管理和综合评价。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建设“人才飞地”,异地聚才,拓宽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产学研合作渠道。三是做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以平台强支撑,建立千人计划等高端人才及企业人才需求数据库,开展各类人才技术培训班,努力打造人才高地。

(二)扎实做好重大科技项目对上争取。按照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改革新举措,围绕新的科技计划体系,明确思路、超前谋划、主动出击,加强调研摸底,梳理和储备较强竞争力的项目,建立项目储备库。重点抓好基于固废生态板材技术及自动化生产线关键技术的研发项目、智能绿色建筑新材料研发生产制造基地项目、军民融合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济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建设项目。

(三)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一是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以新旧动能转换为抓手,培植壮大新兴产业。重点瞄准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打造新动能主体力量;改造提升橡胶、造纸、农机、食品、化工等优势产业,促使“老树发新芽”,转换形成新动能。二是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库,制定高企三年培育计划,积极挖掘和培育科技型企业,引导企业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在新产品开发、专利申请、平台建设、产学研合作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四)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一是加快集聚创新资源。发挥产业合作桥梁作用,推广高校项目资源,促进企业引进项目和技术,提升合作层次,推进全区企业与强势院所、重点实验室、两院院士在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柔性挂职、人才培养、检测检验等多形式的产学研合作。二是加大宣传力度积极组织校企对接会、院校行活动,拓展合作领域。邀请专家教授深入中小企业调研,精心组织企业家,赴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治谈对接,加强全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人才交流,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推动我区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培育一批产学研合作先进典型,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形成“基地化、长期型、战略性”的合作关系。

(五)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严格落实党组班子和书记抓党建、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其他班子成员的“一岗双责”责任,切实抓好意识形态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引导全体党员、干部自觉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加强班子自身建设,班子成员带头抓党建工作,带头参与党内生活,带头执行党内规定、制度。

济宁市兖州区科学技术局

2020年11月2日

《科学技术局“十三五”情况和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打算[本文共6652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