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动主题教育深入开展,按照局党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查研究工作安排》的有关要求,我和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围绕如何建立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问题,深入单位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按照局党组安排,我与焉学义同志分别与班子成员和在家党员干部职工进行了座谈,听取了有关情况汇报和对局党组作风长效机制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在调研座谈中,针对基层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关注的热点及困惑,我们对相关政策进行了细致解读、对一些问题疑惑进行了现场答复。此次调研坚持问题导向,直奔主题、切中要害,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从本次调研情况来看,调研对象覆盖面广,既有党员干部,也有普通职工;既有从事安全监管职工,也有从事执法监察职工,较好反映了局党组的不同层级职工的心声。
二、局党组作风建设现状
近年来,局党组上下认真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严格按照《党章》的要求,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四个意识”,坚决执行上级的决策部署,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落实,管党治党的力度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执纪问责严肃认真,政治生活得到了不断规范。局党组修订了《局领导规范化工作制度》和《机关工作制度》,为推动局党组中心工作发展提供了保障。局党组纪检部门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职能,积极协助党组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局党组班子成员积极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和领导责任,采取个别谈话、集体约谈、告诫提醒、检查督导等方法,层层传导压力,头雁效应发挥明显。局党组认真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紧盯“四风”问题新动向新表现,持续发力加压,进一步规范了干部考勤考核制度,对公车管理使用进行了规范,严禁领导干部相对固定用车,使用公车接送上下班。每逢重要节点,提前下发通知、编发“提醒短信”,明确了纪律要求,营造了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
三、调研征集到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剖析
通过对调研征集到的意见建议的梳理分析,我们发现,虽然局党组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上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发现的问题有:
一是在思想作风建设方面,在思想教育的形式设计和内容设计上跟局党组的日常工作实际结合得还不够紧密。局党组虽然高度重视思想教育,但教育形式还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于传统的集中学习、交流研讨、警示教育等形式,我们是新成立的部门,在结合局应急业务实际创造性开展教育方面做得还不够,作风建设的思想根基筑的还不够牢,学习型党组织创建的力度还不够,新组建单位应补的课还很多。
二是在工作作风方面,对干事创业精神气不够、患得患失、工作漂浮、不务实、不担当的问题整治力度不够。局应急安监业务工作任务重,加班加点多,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总体上工作压力大,大部分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能够立足本职岗位兢兢业业干事创业,但仍有极少数职工担当作为的劲头不足,患得患失,工作责任心不够强,工作效率和执行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但局党组在整治这一问题上还不够坚决有力,着法不够灵活,不利于增强局党组上下一心谋发展的凝聚力,准军事化道路还很长。
三是在纪律作风方面,对局党组制度执行不到位的查处整改力度不够,对出勤、值班等问题查处整治力度不够。在积极营造纪律严明、工作高效、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上着力不足。
四是在改进工作作风方面还不够到位。党员干部在改进工作作风方面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够,在示范引领方面做得不够,党员示范岗“叫响我是共产党员”等举措还需逐步推进。同时,党员领导干部关心基层、联系基层党员群众还不够,与基层干部职工、坚守一线的职工业务工作沟通还不够、生活交流谈心还不够,不利于激发基层一线职工工作积极性,也不利于提升基层一线职工的归属感,更不利于增强基层一线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尤其是在防火防汛关键期,一线职工更辛苦,更需要安慰。
五是在监督方式的创新上还不够。局作为执法监管部门,廉政风险点相对较多,在结合实际创新监督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局限于传统方式,在积极营造良好的监督环境、拓宽监督渠道、提升监督效果上着力不够,监督渠道和方式仍显单一,监督的震慑作用发挥还不够到位。
六是在强化正向激励作用方面着力不足。局党组作风建设更多倾向于传统的思想教育、廉洁教育、警示教育等制度约束教育,在发掘身边和局党组内部先进典型、强化正向激励方面做得还不够,在挖掘局党组党员干部中的模范典型,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上下得功夫还不够。
造成机关不良作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
(一)思想观念因素。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机关作风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受干部思想观念的影响。
理想信念缺失。少数干部受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造成信仰危机、情感困惑、精神焦虑,这样必然会迷失方向、荒于公务。
宗旨意识淡化。随着思想的多样化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市场经济的趋利性、金钱本位、等价交换等,逐步改变着干部的行为,执政为民观念在部分干部身上逐步淡然,干工作论报酬、做事情讲实惠。
思想保守僵化。随着时代进步,虽然干部思想发生了深刻变化,但解放程度仍不够,一些陈旧的思维定势还没有彻底消除。有的因循守旧,为企业、基层、群众办事总是抱着条条框框不放,遇到困难不去尽力想办成事的办法,而是从客观上找办不成的理由。有的不顾实际,盲目照抄照搬,敢想敢闯敢干的劲头不足。
工作激情退化。少数干部由于不能正视目前的某些现实差异,导致心态消极、安于现状。少数年长干部在一个单位、一个岗位,一干就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感到政治上进步无望、经济上发财无路,工作上不仅自己不思进取,而且影响他人工作情绪。
(二)素质能力因素。有些问题,不光是思想和作风问题,还在于少数机关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弱化,形成“本领恐慌”,影响机关效能提高。
缺乏理论思维能力。平时不重视理论学习,浅尝辄止,运用科学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工作中,缺乏先进的科学理念和举措,超前谋划、科学统筹不够。
缺乏实际工作能力。忽视业务知识学习,业务水平不高,导致难胜其任,总是打不开工作局面,遇到困难和问题束手无策或瞎乱操作,贻误工作,失职渎职,尤其新单位新人员新岗位问题尤其突显。
开拓创新能力不足。新单位可借鉴的少,拘泥于老经验、老办法、老措施,对本部门、本职工作不善研究,工作平庸,难有起色、难有亮点、难有成效。
(三)体制机制因素。机关作风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究其根源,主要还在于体制机制问题。
机构编制管理存在滞后性。有的部门职能在强化,但其编制人员没有随之调整,导致编制不够、人力不足,除去领导班子成员后,工作人员就更少,一个人要负责几个科室的工作。
选人用人渠道存在局限性。第一,由于受编制性质和数量等因素制约,人员进出不够畅通。第二,由于有些干部多年在一个岗位任职,缺乏动力,缺乏活力。
约束激励机制缺乏有效性。在管理方面,由于行政人员少事业单位人员补充造成职责不明、关系不顺等问题,部门内部管理不到位,岗位职责不够全面。在监督方面,制度建设存在一些弊端,各项制度还需完善;制度执行不严,失之于软,失之于宽,在抓落实上不敢碰硬。在激励方面,尚未建立一套规范有效的考评奖惩体系。
四、整改建议及措施
针对此次调研发现的问题,结合日常工作中的思考和研判,我认为,下一步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进局党组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提升应急指挥协调能力,促进机关管理更加科学、行为更加规范、作风更加好转,为局党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作风保障。
(一)进一步创新教育引导机制。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要求,大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
注重教育内容的针对性。要根据机关干部的年龄、文化、职务等特点,把握其思想脉膊和知识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做到有的放矢。在思想政治方面,要针对当前机关干部的思想实际,以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切入点,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政治理论教育,认真查找和解决思想根源问题,帮助机关干部坚定信念、增强信心、理顺情绪。在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的基础上,把职工群众对局党组改革发展的美好愿望作为奋斗目标,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并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个人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行为指南。要进一步严格落实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政治理论修养、思想意识修养、道德品质修养、组织纪律修养及作风修养,进一步强化担当意识、创新意识、进取意识,在党员模范作用上树立更高标准,发挥好“头雁效应”,坚持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一层带一层。在业务技能方面,要根据不同岗位的业务需求,选择必要专题,切实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注重教育形式的多样性。采取知识灌输与思维启发、集中辅导与实践锻炼、请进来传授与送出去学习相结合的办法,提高教育的吸引力。着重通过党校培训、挂职锻炼、外派学习、外出考察等的方式,辅以竞赛、征文、研讨会、事迹报告会、民主生活会等各类活动,促进机关干部不断解放思想、更新知识、增强本领。
注重教育制度的严肃性。科学制定系统性的教育培训计划,完善学习教育及述学、评学等配套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抓好落实,促进机关干部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对于一些不能胜任工作的,可采取待岗培训,经考试合格后再上岗。
(二)进一步创新行政服务机制。服务是机关的基本职能,提高服务质效是机关作风建设的基本方向。要从方便群众办事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改进行政服务。
创新行政服务方式。按照“方便群众、优质高效”的服务宗旨,着力完善和落实“六项制度”,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大力推行服务承诺制,根据工作职能要求,对行政服务的内容、程序、时限等事项,通过媒体向社会和公众作出公开承诺,并承担违诺责任;大力推行首问负责制,服务对象前来办事时,最先接问人负责直接办理或导办;大力推行一次性告知制,经办人员必须向服务对象一次性告知其所要办理事项的程序、所需全部材料等;大力推行全程代理制,通过行政服务中心组建专班和部门确定联络员等方式,为审批服务事项全过程代理,解决服务对象多头跑的问题;大力推行工作补位制,积极探索建立AB角岗位和重要窗口节假日轮流值班等制度,实行不间断开放服务,切实做到“零缺位”;大力推行限时办结制,按规定或承诺时限,及时办结各种服务事项,并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要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建设,促进机关服务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由服务对象独自办理向专门机构全程代理转变、由单一常规渠道向“绿色高速通道”转变,营造人性化、高效能的服务环境。
(三)进一步创新管理激励机制。切实加强机关规范化管理,完善绩效考评体系,激发整体活力。
实行编制动态管理。在搞好编制全面清理的基础上,对职能变化、工作任务和职责履行等情况进行定量分析,按照适当增减、整合优化的原则,适时合理调整编制资源配置。同时,完善基础台帐,实行静态定编与动态核编相结合,加强动态管理。
加强岗位设置管理。深入开展定岗、定职、定责“三定”工作,要坚持职责相称、责任分明、便于考核的原则,根据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科学确定工作岗位,并对每个岗位制订分工细致、责任明确、指标科学的岗位细则,实行全员岗位责任制,做到各就各位、人人有责,形成人人有事干、人人有压力的工作格局。
(四)进一步创新监督约束机制。监督约束靠制度,落实制度领导是关键,机关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要作表率,建立健全符合新形势下高效能机关发展要求、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切实抓好落实。重点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制度建设。
办事公开制度。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党务、政务、公共事务公开制度,提高办事透明度,避免工作随意性。要坚持主动公开,各部门要及时主动地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社会监督。要完善公开内容,除法律、法规规定不宜公开事项以外,凡应当让社会公众广泛知晓、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类事项,均应如实地进行全面公开,包括审批服务项目的设立依据、申报条件、申报材料、办理时限、服务流程、收费标准和依据、承办人员、监督电话、办理结果等内容;同时还应公开各项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便于群众监督。要创新公开形式,通过公开栏、编制服务指南和流程图、电子触摸屏、网站、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扩大公开范围,提高公众的知晓度。
行政监督制度。在加强党内监督和法律监督的基础上,采取明查暗访、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多种形式,畅通民主监督渠道,增强监督的广泛性和公开性,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坚持正面宣传和反面警示相结合,注重抓好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尤其是要做好重大问题的深度报道和群众关注热点问题的追踪报道,对机关作风问题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单位和个人,要通过微信群等形式予以曝光。同时,要加快完善贪腐风险防控体系,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的部门和重要岗位、重点环节实行全程监督管理,规范权力运行;整合资源,推进电子政务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为公众提供公开透明、高效便捷的服务,将权力置于有效监督之下。
行政问责制度。研究制定机关内部干部行政问责办法,重点围绕落实服务承诺制、岗位责任制等制度,就机关履行职能、干部履行责任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滥用权力、违法行政,办事拖拉、推诿扯皮,不求进取、平庸无为,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态度冷漠、作风粗暴,监管不力、处置不当等情行,严格实行责任追究。行政问责要建立在绩效考核的基础上,使两者互相促进,在绩效考核中发现有责不问或问责不到位的行为,要从严处理。通过严格问责,进一步加强对行政权力和干部行为的制约,增强其责任意识,提高执行力、公信力。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