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县人民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认真分析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安排部署下步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刚才,共和乡作了交流发言,县水务局局长吴辉同志就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希望各乡镇、各部门严格按照会议精神,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抢抓机遇,认真搞好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
当前,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面临的形势可概括为:成效显著,问题突出,机遇难求三个方面。
成效显著,主要表现为“四个明显”。一是建设速度明显加快。自xx年国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来,全县已累计投资7652万元,解决了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7.53万。二是工程质量明显提高。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工程建设标准与质量有很大提高,工程合格率、优质率和供水保证率不断上升。三是群众受益面明显拓宽。工程项目从过去的星星点点起步,覆盖面持续扩大,目前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在全县20个乡镇实施了157个工程点,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从实施项目中受益。四是综合效益明显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直接促进了农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进新农村建设,都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中央、省、地的高度重视,各级投入的不断加大,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正确决策,得益于各乡镇、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得益于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奋斗,成绩来之不易。
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工程入户率不高。目前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过程中入户率不高,用上自来水的农村人口仅占一半左右,与其他发达地区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相比,差距很大。二是配套服务滞后。工程的后续配套服务不适应农村安全饮水的发展需要,乡村服务体系不健全。由于服务没有保障,一些地方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起来后,后续维护跟不上,问题比较突出,真正进入良性运转的为数不多。三是工作开展不平衡。部分乡镇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措施不力,认为饮水问题就是水务部门的事,导致建设工作进度慢。四是推进难度加大。要全面实现农村安全饮水,水资源紧缺的问题日益突出,随着“xxx”期间的大规模建设,相对容易实施的地区饮水安全问题相继得到了有效解决,可用水源越来越少,水量、水质难以保障,导致工程建设成本越来越高。对于这些问题和困难,各乡镇、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研究,及时解决。
机遇难求,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xx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xx〕1号)文件(以下简称“中央一号文件”);xx年3月9日,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意见》(黔党发〔xx〕2号)文件(以下简称“省委二号文件”),地委、行署将出台《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扎实推进水(本文来自:wwW.)利扶贫力争率先实现水利化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已下发)。水利部对贵州的水利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一直给予高度重视和关心,陈雷部长亲自率队专程到贵州与我省签署了部、省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共同推进贵州水利改革发展的合作协议,出席我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向与会同志作了如何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辅导报告,签订了《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共同推进贵州水利改革发展合作备忘录》,明确提出,通过5至xx年的努力,从根本上扭转贵州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十二五”期间贵州城乡供水保障能力将显著提高,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提供农村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的水利保障,建立和完善保障贵州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水利部、省人民政府在铜仁地区已经开展了“xxx”期间第一轮水利扶贫试点工作,还将继续开展“十二五”期间第二轮水利扶贫试点工作,机遇难求,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注入了新的强大活力。可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增强机遇意识,坚定发展信心,以更加主动的姿态,更加积极的行动,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推动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跨越式发展。
面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新形势、新机遇,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务必要把思想统一到实践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上来,把认识提高到中央一号、省委二号文件的战略部署上来,把行动规范到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上来,抢抓机遇,积极应对,切实搞好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后续管理工作。力争通过5年到xx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在“十二五”期间基本解决新增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饮水问题,基本实现“100%人均半亩口粮田,100%人人饮上安全水”目标,水资源综合利用取得重大进展,使水利建设投资超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总和。
二、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全面抓好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工作
(一)明确建设任务。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是硬任务,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绝不能打折扣。按照中央的要求和省里的规划,我县到2014年要解决列入国家规划的17.03万农村人口和2.23万名农村学生安全饮水问题,今年要确保完成5.46万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由于工程点多、战线长、范围广、施工难度大,建设管理难度也大,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工程建设要求,扎实抓好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一是要保证全面完成工程建设。要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加快工程进度,保证全面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绝不能出现任何干扰、阻碍施工的现象,受益乡镇要协调解决好水源纠纷、工程占地及青苗损失补偿等事宜。二是要确保工程质量。县水务局要精心组织,科学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各项技术指标要求,做到竣工项目都能发挥最好的效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要做到一处工程、一处设计,每处工程都有设计施工图,水务部门要分级负责把好审批关、技术指导关、建设质量关、竣工验收关。严格按照标准图集施工和安装,严厉查处实施“豆腐渣”工程和偷工减料的行为。三是要严格执行规划。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划来执行,不得随意更改调整,确保项目实施效果良好和效益最大化。
(二)强化管理服务。从一定程度上讲,管理服务是农村饮水安全事业发展的生命线,管理服务有多好,发展的前景就有多广。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着眼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事业的长远发展,切实加强工程管理与配套服务工作。一是要强化管理意识。农村饮水安全涉及千家万户,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大。越是这样,越要加强管理服务。要牢固树立以管理促发展的理念,切实将管理服务作为整个建设过程的重要环节和基础工作,实行建设与管理并重,建设与管理同步,坚决防止“重建轻管”的现象。二是要健全管理制度。要把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机制摆到重要议程,坚持分类指导,针对不同类型的工程,探索不同的 ……此处隐藏10612个字……了一些人饮工程,解决了部分群众饮水困难。但是,从1995年以来,由于持续干旱少雨,致使许多山泉干涸,沟道断流,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机井出水量严重不足,加之已建饮水工程老化失修等原因,农村群众安全饮水困难日益突出。2014年,国家决定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项目,西吉县有26.58万人被列入项目规划。2014~2014年国家累计下达投资1.23亿元,其中中央国债资金9428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自筹资金2872万元。西吉县委、政府非常重视这一工程建设,通过认真组织实施,2014—2014年累计完成投资1.23亿元(其中国债专项资金7847万元,其他扶贫资金99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482万元,及群众自筹2872万元)。兴建西吉县西部重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固—西引水工程,小型集中供水工程48处,土泉改造工程468处,饮水窖1.47万眼,解决了19个乡(镇)39950户26.58万人、17.8万头大家畜、10.53万只羊的饮水困难,集中供水入户率达到84%。
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管理取得的经验
1.规范工程建设,保证工程质量
西吉县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中,始终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放在首位,紧密结合全县实际,在项目的落实、规划、施工等方面走出了一条可行之路。一是根据缺水区水源条件,居住条件等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实施方案,即在无地表水、地下水,又无法远距离输
水、调水的红耀、田坪等乡(镇),采用集雨水窖解决;又利用水源坝建大型重点安全供水工程,进行入户供水,解决西部的安全饮水问题,。在有水源但居住分散的东西部丘陵区,采用小型提水或自流引水进行入户供水;在有水源但居住条件及经济条件较好的胡芦河川道区、清水河和好水川流域采用蓄提结合,建供水工程入户供水。二是全面落实“四制”,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对于分散的集雨水窖工程,由乡(镇)人民政府和乡水利工作站组织受益户实施,县水务局抽调技术人员配合乡(镇)和水利工作站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工程需要的水泥、水泵等各种材料由县水务局统一采购。对于农村安全供水工程全部落实了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制。在确定施工队伍时,不具备水利施工资质的一律不准如围。除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大宗材料输水管道实行县水务局统一招标采购外,严禁使用无注册商标,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的“三无产品”,同时推行受益农户参与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监督检查,有效地提高了工程质量。三是严把验收关。水窖工程完成后由乡(镇)组织人员自检自查合格后,由县水务局组织初验,初验时,必须有受益农户代表及自查小组成员验收签字。农村安全水工程由县水务局组织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进行初验,并邀请受益群众代表参加。
2.落实工程管理,确保工程运转
为了加强和规范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运行管理,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形成自我维持、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西吉县在实践中选择了三种管理模式。一是集中管理与实行参与式管理。对具有一定规模跨乡的安全饮水工程,如西吉县西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西吉县兴隆镇、什字新店、好水川、城郊黄家川、滥泥河及将台安全饮水工程,其资产作为国有资产,由县乡成立农村供水公司和农民用水协会实行参与式管理,水费根据入户水表计算,按物价部门核定的水价3.5~1.5元/m3执行。水源及水质管理由农村供水公司负责,监测化验管理,饮水安全程度及供水保证率较高。二是乡镇管理。对于分散的小型饮水工程,如泉水改造工程,全部移交乡镇由农民协会小组管理,并按1.5元/m3收取水费,水费实行专户存储,用于支付管理人员的工资及工程维修,县水务局定期对工程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小型饮水工程水源由于偏僻并封闭,受污染的可能性不大,水质能保证饮水需要。三是受益户自建自管。对于集雨水窖等微型饮水工程按照“自建、自有、自用、自管”的原则,从建设阶段开始就由受益户自行管理,并由乡镇组织人员定期进行卫生消毒技术指导,以保证水窖效益发挥和群众饮水安全,人饮水窖工程由于不涉及水费计收及水价问题,群众满意程度高。四是已由县人民政府通过的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对小型水利工程和小型人饮工程进行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实行群众自营自管。
三、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效益分析
1.解放了劳动力,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实施,使为水而奔波的强壮劳动力,从繁重的取水劳动中解放出来,他们外出打工或从事农业生产,或开展多种经营,有效地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人均纯收入明显增加。如西吉县西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成后,可解决3.6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使劳力大量输出。西吉县兴隆镇引水工程完成后,兴办小型“三粉”加工厂40多家,年收入在2万
元左右。好水川饮水工程建成后,有120户农民平均每户养育肥牛10头以上,户均年销售育肥牛收入1.5万多元。田坪、红曜乡实施水窖工程后,村民纷纷养猪、养羊,建塑料蔬菜大棚发展规模舍饲养殖和经济种植。
2.有效地减少了疾病,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通过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使许多农民家中安装了自来水,同时不少农村将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与发展庭院经济,美化村容、村貌结合起来,家禽家畜从庭院搬出来,院落变成了水泥地面,房前屋后栽上了花,种上了树,农村卫生状况大为改善,疾病减少,缺水区群众的健康水平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城乡差距明显缩小。
3.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明显加快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受益区农民基本用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为兴办乡镇企业,发展规模养殖和加工业创建了条件,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4.密切了干群关系,树立了政府形象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是关系到广大农民脱贫致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和支持。许多农民认为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是党和政府对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践行,是“小工程、大德政”。
5.建立了农民用水协会
农民用水协会负责工程供水管理,而且还要负责管辖范围的工程维护、水费计收等工作;农民用水协会既要做好与水务部门的联系与衔接工作,还要认真落实和执行用水户代表大会通过的各项水事活动。
农民用水协会在水事活动中,开展“阳光水务”活动,使用水公开透明,用水户用的是放心水、交的是明白费,增强了用水户的节水意识,主动使用节水器具,提高了水的有效利用率。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管理水平较差
由于大部分乡镇管理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管理水平较差,农民用水协会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水费收取率低,加之群众的自觉性较差。
2.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保证安全标准低
目前实施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主要是保证安全工程标准内用水困难户有水喝,标准相对较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3.要赋予农民用水协会相应的权利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