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走访日记
***
3月15日星期二天气 晴
今天,是第二十九个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也是**市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开展干部进村入户活动以来,我第一次深入我局帮扶联系村之一——顾家店镇高殿寺村进行入户走访。
上午,在村委会大院与党支部书记刘顺兵同志和村委会会计艾志明同志简单交流后,我们踏着蜿蜒崎岖的乡间小路,同行出发了。我们走访了几个村民后,来到二组组长陈友谊家中。我首先向他们全家问好,并代表**市国税局向他们表达了良好的祝愿。陈友谊年过六旬的老母亲刘秀英高兴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一个劲地表示感谢。据陈友谊介绍,目前他们家里只有两亩农田,喂了几口猪,妻子和自己在家务农,上有年老体弱的老母,下有还在上学的幼子,生活虽然比较困难,但已经很知足了。再说自己是党员,是村组干部,理应把奉献放在第一位,没必要和别人比那么多,日子过得去就行。朴实的话语,真诚的笑容,无不使我们感到一名基层普通党员干部的无私情怀。
由于出身农村,又长期从事执法工作,我对农村的普法工作比较关注,也非常希望所有农民都成为知法、懂法、守法和护法的好公民。我仔细询问了他们对农村普法工作的看法和对农民维权意识特别是作为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的见 1
解。陈友谊说,现在已经是法治社会了,人们的法律意识早就今非昔比了,但是离实际需要还有差距,希望有关部门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少数村民购买了农资却不知道主动索要正规的发票,还有的在外面打工也不知道主动要求签订正式的法律合同等等,都是今后应当注意的问题。听了他的话,我感触颇深。农村普法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是不言而喻的,成绩和不足都是政府部门工作的动力。向他们介绍了一些法律的常识和涉农法规后,我们告辞了。
告别了陈家人,我们来到一个养殖大户——四组的谢桂家里。一走进屋门,就看到一个中年汉子在拿着一张渔网忙碌着什么。原来,刚刚晒了晒网,他正准备把它收起来,既防夜里返潮受湿,又能少占地方。看到我们进来,他热情地让座倒茶。此人正是谢桂,承包了将近三亩的鱼塘,养鱼为生。我们搬了几个凳子坐到一起,谢绝了倒茶。一番简单的自我介绍后,我向他介绍此次**省“万名干部入万村进万户”活动。老谢笑道:“我早都晓得了,你们来村子里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不用再介绍了,你们对我们村子的帮助真大。”简单而率直的话语让人动容。我和支书刘顺兵、会计艾志明一起询问老谢对党和政府农村政策的意见和建议,调查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老谢一个劲地说党的政策好,没有意见,还略带歉意地说由于平时学习不够,信息比较闭塞,对最新的政策什么的都不是很了解。我向他建议平时多看看报纸、
电视,多搜集信息,包括行情、市场和优惠政策等等,还要及时向镇里有关部门寻求帮助,除了学习养殖技术外,多掌握其他信息也是不错的。谢桂深表赞同,表示今后一定加强努力。
从谢桂家里出来,时间已经快到中午了。我回到村委会和我们国税局驻高殿寺村工作组成员们碰了头,简单进行了情况交流之后,一起去一个村民曹礼奎家里吃了午饭,并按照规定付了饭费。
下午,我提出独自到田间地头看一看,于是大家分手,兵分几路,各自为战。我路过一片柑橘林旁边,看到一位老大爷正吃力地推着一小车砖石,就连忙上去帮忙推着慢慢走,并和他攀谈了起来。提到“三万”活动,老大爷深有感触。他动情地说:“到底还是没有忘了老百姓啊!你帮我推车,又让我想起来年轻时毛主席领导的好干部了。我好多年没有见到过党政领导专门进农民家门了。”来到老大爷家,经过询问得知,他姓张,准备扩建猪圈。问及对新农合和其他惠农政策的看法,他说党的政策很好,唯一的遗憾就是还没有实行农村社会养老。我接过话茬表示,一些村民养老负担重,有后顾之忧,这是我们走访了解到的普遍情况,我们一定如实向上反映。
经过一天的奔波,虽然有些劳累,但是颇感充实。我的心又和农民近了一步,村民们的真实想法和他们朴实的话
语,都将鞭策我不但要做好本职工作,更要体民情、知民意,如此,方能不愧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第二篇:县领导走访民情日记带上责任 带上真情 走进你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
2014年1月6日,星期五,小雨
1月6日上午,我来到了**镇**村走访。这天碰巧是小寒,气温在5℃以下,还下着蒙蒙小雨,有点冷飕飕的。**镇是我挂点联系的乡镇,也是我基层工作的主阵地之一,想起那些农民朋友以及与我一道干事创业的同志们,虽未天天见面,但心中总是念念不忘、心暖乎乎的。
**村现有人口2680人,其中贫困人口138人,占全村总人口
5.1%;耕地360余亩,人均纯收入2200元左右。
一个国家对老人的态度,反映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代表着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素养。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弘扬和继承这一优秀文化传统。于是,我们首先来到位于镇政府旁边的光荣敬老院。镇民政所长介绍到,光荣敬老院创办于上世纪50年代,占地5800多个平方,目前有供养对象52人,管理人员4人。看到我们进来,院里所有老人都很开心,不由自主的鼓起了掌声。在给老人讲明来意并送上春节祝福后,老人们乐开了怀,就仿佛晚辈回家与他们团聚一样。随后,我们察看了敬老院的食堂和宿舍,询问了老人们的伙食、住宿等情况。据院长介绍,敬老院现有耕地1.8亩,加上党和政府每年的补贴、关怀,院里每年收入超过
2.6万元,能够满足全院正常的开销。
从敬老院出来后,我们又走访慰问了农村低保户谢桂英、贫困户叶光福和困难党员谢绍海。在体弱多病的谢桂英老人家里,我要求镇里的干部,要及时对老人的房屋进行检修加固,并叮嘱 - 1 -
老人一定要注意安全,有什么困难要随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报告,也可以直接跟我说。看着老人信赖的眼神,我们离开了谢桂英老人家。在困难党员谢绍海家中,我了解到,他今年67岁,早年曾在部队服役5年,已患脑溢血多年,生活难于自理,加上妻子多年前患上了糖尿病,至今仍需打针服药维持生命。家里就老俩口,靠着政府的困难补助及自己的一点养殖收入维持生活。交谈中,老人还讲出了心里话,作为一名党员,再也没能力为党的事业做贡献,心里很愧疚。从他家里出来后,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深深体会到一名基层党员信念的坚定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通过今天的走访,让我真正了解了基层,真正听到了一线的呼声。回顾今天的走访,短暂而又难忘,让我对走访有了更深的感触,同时也有不少收获。
收获之一:走访调研密切了干群关系。紧紧依靠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革命战争年代,正是依靠群众我们党才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走访调研架起了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通过走访调研,深入基层、集思广益,服务群众、排忧解难,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对进一步凝聚人心、凝聚力量、推动发展、促进和 ……此处隐藏5956个字……多少米就下多少米,无需考虑锅的问题,反正不是私人欠款,是公家欠款”的荒唐剧。
村情民意日记
早晨起来推开门,满世界的雨扑面而入,天一片濛濛,很冷,心里顿生莫名的沮丧与绝望。
午饭时分,一个七十多岁,衣着褴褛的老爷没有敲门便走进了我的房间。他说“我是一个无儿无女的独人,村里因为我不给他们在我地里建水池,把国家给我的低保补助取消了,你是上级下来的,请帮我解决一下”。我答复他:“这件事情我不了解,我需问一下村长,但无论事情如何,我都会妥善为你解决的,你明天来,我会给你满意答复。”
其实,这事情我了解。因由,村上要为某小组建水池,选址在老人的土地上,老人漫天要价无法谈妥。为此,村长告诉我并向镇党委书记汇报:“要取消这人的低保。”书记听后表示认可,当时我没有表态。
下午,我买了酒到村长家。我以真诚的态度与他谈:“老人漫天要价是不对的,水池是公益事业,他应给于支持与付出。但是,作为一个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平时生活中一定偿受到了来自村民世俗的鄙视,也因此造成了他闭塞、痛苦,仇视村邻的心理并因此反对在他土地上建设受益村民的水池。”村长对我说的话表示赞同,他说“上级就是上级,大学生就是大学生,说话有理有据,有情有节”。我说:“所以,我们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换位思考,如果这样我们是完全可以理解老人的。同时,一是一,二是二,老人不同意在他地上建水池与他亨受国家低保是两回事,前者是他的权利,后者也是他的权利。你现在取消他的低保,本质上就是打击报复,是说不过去的错误,你下一届还要选村长。此事如传开,试想,还会有多少人选你?”。村长妥协了,答应退还老人的低保。
村情民意日记
全村农村医保工作处于全镇未尾,为此我们村委班子分头行动,到各组进行催缴。
到组上,我组织村民开会。我问:你们每人只需交20元,这种农民(你们)绝对受益,国家还在为你们补助,生病住院能报55%费用的民生工程,怎么你们不支持不缴纳?村民说:“没医保时,一个阑尾手术医院收一千多块钱,有医保后他们收二千多左右,换句话说,农民在医保里享受不到多少钱,扣出所交的钱,根本没享受到。到医院,医生会问有医保没有。同样的病,如果有医保,医院收费就高,如果没有医保,收费用就低。”。
我说,这种现象我第一次听说,但我必须向你们说,这不是国家贪了你们的钱,你们不能误会,这本质上是医德医风的问题。是个案,不是普遍存在的,遇到这种事,你们可以向政府反映。医保还是要入的。
村情民意日记
今天是勐养镇创建“十星级文明户”活动评比的第一天,下午将近三点,曼卡村的村民已聚在开会地点。看得出,他们的积极性很高。我心里由衷地高兴,因为除了评比活动以外,我积极和派驻单位联系,请到了两位州委党校教师来给他们上课。玉炳副书记将这两位老师向村民们作了简短介绍。课堂上李永仙老师讲授了艾滋病防治知识,杨林老师讲授了
土地承包法的内容,在这一个多小时的知识传授时间里,村民们始终在认真地听,课堂程序井然,因为讲课的内容和他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新农村建设工作主要依靠农民群众的力量,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会有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加强涉农政策、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农村工作能力和水平,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好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让农民群众深入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工作。
科学合理种植,促乡村经济发展
我市推进新农村建设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社会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寨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我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和指导员的双重身份,实施农民增收、农业科技入户、扶贫攻坚和农村人才培养是我们作为驻村工作者刻不容缓的职责,今天,我本着这个原则来到跳坝河村委会苦竹林村小组举办了一期橡胶生产管理技术培训班,苦竹林村地处勐养镇的偏僻山区,全村共有11户58人,劳力33人。
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全村橡胶发展较快,因不具备丰富的生产知识,栽培、管理和割胶技术落后,加之有的胶农不顾气候寒冷与否进行不合理种植橡胶,造成了不该有的损失,村民们这样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的生产方式,严重影响着我镇民营橡胶的健康发展。 为此,我参照云南省农垦总局《橡胶栽培技术堆积实施细则》,结合农村实际,对胶苗、病虫害防治等整个过程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以问答的方式进行培训,并整理出一份《勐养镇民营橡胶栽培生产技术管理准则》发放到每一个农户家,通过这次培训使他们在橡胶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有较大的提高。
村情民意日记
为了加强村民对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党的各项惠农政策的了解,使村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更加深入,村“两委”班子和驻村指导员共同研究后,认为不少村民思想观念跟不上当前改革大潮,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必须把提高村民素质作为首要任务来抓。针对这一实际,今年4月以来,村委会组织广大村民开展大学习活动。一方面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群众骨干动员会,深入110余户农民家中、地头,向他们讲解党的十七大精神、新时期党的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讲解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目标和重大意义,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一项“德政工程”,最终受益的是广大农民,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村民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另一方面组织村民收看中央电视七台播放的《乡村大世界》和《致富经》等栏目。许多村民纷纷反映中央电视七台播放的节目,使他们学到了许多农业科学技术,给他们带来了一些致富信息,扩大了眼界,为搞好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近2个月的村民大学习活动,受教育农民达2014多人,占人口总数的90%以上,极大地激发了抢抓机遇、建设新农村的信心和勇气。
领导的看望,点燃我百倍信心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村情况比较熟悉,但这次来到农村和往常不一样,肩负重任的我,和其他驻村指导员一样,做好心里准备来到所派驻的村里,为新农村建设尽一份力量。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由于村寨里项目都是统一规划,部分资金还没到位,因此有些项目还未能够按计划实施。进村一个多月来,我主要是先了解村情民意,做好宣传,为村民多办实事,调解一些矛盾纠纷。当然在此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难题:自己一心想着为村民好,为村寨发展着想,可有些村民不够理解。另一方面是因为自己是新手,处理一些事情时找不到很好的解决方法,想去向领导请教,又因为路途远,交通不方便,有时候感到很无奈。今天,正当我悲观失望的时候,州、市及嘎洒镇的领导来看望我,亲切地询问我驻村的生活及工作情况,同时给我提出很好的建议。领导的一番番话语,使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在新农村建设道路上,不论我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再低头,一定会迎韧而上,努力工作,不辜负领导对我的期望
推荐相关文章:大学生村官民情日记
村官民情日记
村官民情日记
村官民情日记4篇
大学生村官民情日记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