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棵倒长的树读书笔记
一棵倒长的树读书笔记
我读的童话是《一棵倒长的树》,这篇童话写的是一个名叫优素福的男孩沿着一棵倒长的树所进行的奇幻冒险。
优素福是一个12岁的小男孩,他和他的妈妈生活在一起。但是,残暴的国王夺走了他美丽的花园和甘甜的水井。为了维持生计,他就把仅有的一头牛换回了三颗魔豆。神奇的是长出的树竟然是倒着的,一直伸入地下,于是,优素福就沿着树干开始了一场奇幻的冒险。
在旅途中,他遇到了银魔王、金魔王、莫罕、珍珠公主、时间、巨人等。优素福帮助了他们,最后优素福也在大家的帮助下,一起打败了残暴的国王,重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读了这个童话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优素福太勇敢了,因为他不管做什么事都勇于尝试,他还对任何事都很好奇,不管什么事,他总要问一两个为什么。
以后,我要学他,只要是不懂的问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不但可以增长我的知识,还可以让我找到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以后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勇于尝试。
还有,优素福总是热心的帮助别人,所以别人才会帮助他。人应该是互相帮助的,一个冷漠、自私的人是不会得到幸福的生活的。
第二篇:《倒长的树》读书笔记
我们一直坚信勇于追求执着终会成功的,就像居里夫人说的“我们要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即使是那个在人们眼里看似傻笨身无本领除了当兵是唯一出路的拉姆,他也能够执着自信地走自己的路,执着地帮助身边的甚至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人们。透过拉姆的内心我们看到了一颗善良纯洁的心灵,就像玉一样无暇。
在这个现实的社会里,我们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常会事与愿违,过后总会感叹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要知道空虚的身体没有了灵魂也是一具死尸。 回头来看看我们的拉姆即使面对贫困的家,没有吃喝也决不违背自己的良心服从残暴的国王当他的利用工具。在很多时候,我们面对困难和折磨的一而再再而三的考验,我想很少有人能够坚持心中那份永恒的信念,无所畏惧无所动摇。在欲望之国和梦幻之国里,拉姆永远是最清醒的一个人,任何事物都不为所动,正所谓高人,旁观者清。
再回头看看身在不同岗位的人们,他们一直努力地为生活奋斗。很多人一开始都是满载着梦想工作,到最后经历了太多的磨难最终没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也看到了身边许多来来往往的同行始终没能坚持自己的信念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优秀的幼儿教师。离我最近的同学才毕业没多久就放弃了幼师这个职业,曾经自信满满地对面试官们说“我有信心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可是最后连坚持的勇气都没有了。
这好比书里讲的那些魔术师一样用一些虚幻的东西来蒙骗人们的眼睛,所有的一切都不是真实的。 如果让我选择,我宁愿做有点笨的拉姆。追求我所追求的,坚持我所坚持的。
第三篇:人是一棵倒长的树
(一)人是一棵倒长的树
在自然界里,鲑鱼是人们最熟悉的逆流动物。每年产卵,它都要千方百计地流向出生地——那条陆地上的河流。路上会遇到很多困难,几乎可以说是一条充满血腥的回家之路,除了艰辛的逆流而上,还有在河边等待饱餐的灰熊、数以万计的鱼雕。在路上,鲑鱼几乎要耗尽所有的能量和储备的脂肪,然后将完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谈恋爱、结婚、生子,最后安详地走向死亡。
南极的帝企鹅,每到交配季节,就会成群结队,在南十字星座的引导下,准确无误地向自己的出生地前进。
当秋天的凉风吹起的时候,食米鸟就离开夏季加拿大的家,飞往阿根廷的冬之巢。这段路有四千八百公里到八千公里之遥。
座头鲸在极地附近度过夏天,秋季水温下降时返回赤道。
甚至,成千上万的王斑蝶每年飞三千二百公里,从美国和加拿大的繁殖地到墨西哥中部山区,而它们是前一年春天从墨西哥飞回的那群蝶的孙子!
这些动物,无疑都在讲述着同一个古老的生命法则:生命的每一次新生,都是需要追溯的。而且这个追溯,除了辛苦,还隐含着态度与品质。天鹅可以在八九千米的天空中展翅十多个小时,比起普通鸟类的四五十米,堪称奇迹。但当它在水面上落下时,却总是温和而谦卑地弯着头颈。它告诉我们做人的另一层道理:走得越远,飞得越高,眼界越是开阔,回望来路时,越是没有骄傲的理由。
动物的故事,总是如此的简单朴素。它们保留了古老物种的生物本能,保留了人类正在遗忘和忽视的某种技巧。现在的草原牧民,也很少再年年迁徙,残留在人身上迁徙的本能,大多只是些记忆的虚线罢了。
如童话所言,孩子洒落一路的石子,找回密林中的家,我们则凭此虚线,回望走过的旅途。在回忆、反省、藏匿、负重等等心理状态上,动物为人类展示了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画面。
好久以前,我曾对朋友感慨,人的一生可能只需十二年就过完了,以后延续的,不过是我们未解的疑问而已。比利时作家弗郎兹·海仑斯说:“人的童年提出了整个一生的问题,但找到问题的答案,却需要等到成年。”惊喜又感动,这样的话,和动物一次次回到出生地,是多么的异曲同工啊。
女朋友电话里对我说,她开始写回忆录了。“不知道怎么的,就想起童年的事情来。我相信现在的我,的确跟童年大有关系。”我开玩笑:“完了,你老了。”其实她一点也不老,只是生命中碰到了难题。
我理解她的变化,知道这份思考,必定是一次新生的需要。重温过去,学会反省,就包含着再生的希望和可能,它会使生命转化为更加隽永与纯粹的形式。
从这个角度讲,我喜欢将人生比喻成一棵倒长的树,虽然枝条很多,根却只有一个;虽然一切都在消失,记忆却在指明着来路;虽然一次千辛万苦的逆流之后,我们找到了某个问题的答案,上帝却又转眼将原来的谜底,变成了崭新的谜面。而最终回归内心的生活方式,正是人生这棵树隐秘生出的根须,它们暗自向上生长,充满了不可忽视的悬念。(摘自《杂文选刊》)
【导读】
1.作者为什么说“人是一棵倒长的树”?
2.作者开头用那么大的篇幅,写了那么多的动物,有何用意?
3.本文可用于“追溯”“回归”“信念”“态度”等话题。
(二)是什么让我们贫穷
如今吃着麦当劳肯德基,穿着耐克阿迪达斯长大的孩子们,也许不会相信,自己过的日子还不如老祖宗富裕。但事实如此。
清朝以前,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的50%以上,而现在我们的gdp却只占世界的4%。很多中国人终日为钱所困,不少人为了脱贫致富,拼命地学习、考大学,但上了大学以后,又有许多人找不到工作,于是继续考研、读博。但即使如此,似乎仍然没能使所有人过上富裕的日子,反而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叫嚷着缺钱,没房又没车。
那么,在知识不断扩展,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还会遭遇贫困呢?
我们不妨看看著名学者茅于轼的说法,他在《中国人的道德前景》中分析了导致中国 ……此处隐藏4693个字……里去卖。后来,她被几次转手卖给了现在的人贩子。
优素福和莫罕邀请姑娘和他们一起去爬树,姑娘马上同意了。很快,他们在一座城市附近遇到了一支送葬的队伍,经过打听,他们得知这是一座“蛇”城,棺材里的人是被小龙大王咬死的。他们还打听到,为了防止小龙大王钻进居民的家,居民们把住宅的上空和四周都装
了铁丝网,把全市的树木都砍光了,把所有的马路、房屋、市场、大街小巷中所有的裂缝都封上了,可即使这样,每天仍有十多个人被小龙大王咬死。
“真是一条可恶的蛇,碰到后一定要想办法打死它。”优素福忿忿地说。可他话刚说完,姑娘和莫罕就听到他一声惨叫,他也被蛇咬了!姑娘和莫罕看到昏迷的优素福,放声大哭起来。当他们哭得正伤心的时候,走过来一个长着长胡子,穿着绿衣服,手拿带翅膀手杖的老人。老人告诉他们,附近庙里有一位最老的老人,他有一颗红宝石,只要在三天之内拿到它,优素福就有救了。
莫罕按照老人的指引,顺利找到了那位最老的老人,并拿到了红宝石。果然,奇迹出现了,当红宝石变成绿色的时候,优素福醒来并恢复了正常。这时,那位老人赶紧把拐杖递给优素福,大声喊到:“打碎宝石!快点啊。”
优素福闻言接过拐杖,用力敲打宝石。很快,宝石被打碎了,全城也被震动了:许多房子被震塌了,城市的铁网被旋风吹得不知去向,人们惊恐着从家里跑到街上,看到了狼藉满地的死蛇。
当天夜里,三个孩子就睡在老人家的地窖里。第二天早上,他们真诚地感谢了老人对他们的帮助,准备告别后继续攀登那棵倒长的树。
“现在你们想到哪儿去?”老人问。“我们想到魔树的尽头。”优素福回答。
老人什么也没说,从家里的箱子里拿出一面魔镜,要优素福往它透明的深处看去。优素福从镜子里看见了—个小花园和一所小房子,房子的周围还聚集了很多人,他们挥舞着双手,大喊大叫。优素福忽然认出来了:“呀,这不是我的家吗?”
优素福还看到,现在许多士兵把一张床抬到屋子外面,使劲往地上摔。一个女人惊恐地从床上爬起来,边哭边喊:“优素福,你在哪儿啊!国王要霸占咱们的房子了!”“妈妈,我在这里!”优素福也急得大喊起来。他转头对老人恳求:“能不能让我帮助妈妈呢?”
老人点头默许了。他装起魔镜,让三个孩子坐在带翅膀的手杖上面,摇动着手杖的两翼,离开魔树的分枝,向树干的底部飞去。他们像在波浪里一样,在稠密的魔树枝叶中穿行。“爷爷,请你告诉我,那城市里的蛇究竟藏在什么地方?” 莫罕在路上问道。老人冷笑着回答:“孩子,他们是蛇不是人。他们穿着人的服装,混在人类中间,一有机会,便会咬人一口。这些人蛇比普通的蛇危险得多,要防范他们也十分困难。”
“那能分辨出人蛇和真人来吗?”姑娘不解地问。“可以,孩子,”老人回答,“人蛇的心里充满了毒素,眼睛没有光芒——他们的眼睛里长的不是瞳孔,而是圆圆的小银币。只要仔细地看看他们的眼睛,就能清楚地辨认出他们来。他们专门掠夺别人的东西,挑动别人互相争斗。”
手杖越飞越快,不久就冲出土坑,降落在优素福的花园里。花园里那儿聚集着许多人,有
有国王、公主、士兵、财主,还有成群的邻人,优素福的妈妈就站在他们中间,正在悲伤地哭泣。
“妈妈!”优素福大声喊道。妈妈—回头,看见了优素福,赶紧奔过来拥抱他,用泪水和亲吻盖住了他的脸颊。
“抓住他!”国王也看到了优素福,大声命令道。当国王的士兵去抓优素福的时候,被老人用力挡住了。“这个穷孩子究竟犯了什么罪?”老人问国王。
国王大声说道:“他是逃兵,不愿跟我的队伍去攻打邻国。” “那你干吗要去攻打邻国呢?”“我想占有它的财富:金子,金刚石,还有……”国王狡辩到。
“噢,原来这样!”老人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金币和宝石,把它们扔到地上。宝石和金币滚遍了花园,有些甚至掉到魔树的土坑里去了。
国王和他的士兵们看到宝石和金币,眼睛大放异彩,赶紧趴在地上,捡着,争着,抢着。这时,老人又抓了一把珠宝扔进洞里——那个长着魔树的土坑里。几个士兵从地上一跃而起,蹦进土坑里。
“你是干什么的?”国王停住手,惊奇地问老人。“我是指引你们走发财道路的人。我刚从那个深坑里出来。那儿有无尽的宝石、金刚石、黄金,在那里,你们会找到连梦里也见不到的宝贝。” 老人平静地回答。
不等老人的话说完,国王和他那贪婪的女儿也跟在士兵后面跳进了土坑。“等一等,等一等!”优素福着急地喊道。“不要阻拦他们!”老人对优素福说,“让他们全都去找宝石吧。快点拿铁锹来,把土坑填平!”
“填坑?不是我听错了吧?”优素福奇怪地望着老人。这时,老人转向村民,大声说道:“听着,如果你们想永远摆脱国王的纠缠,那就快些用泥土填平这个土坑吧。这样,他们就不会再回来了。”
优素福恍然大悟,拿起铁锹,把土铲进坑里,村里的人也都跟着他一起动手。没多久,他们就把坑口封死了。
当一切都弄好后,优素福不安地问老人:“爷爷,我的树怎么办呢?它还留在地下呀!”“可你已经沿着这棵树的枝条旅行一次了,你所知道的一切,都将永远留在你的记忆里。”老人回答,“你现在知道得这么多,可以把魔树教会你的东西教给乡亲们。”
“可是我还没走到头呢,”优素福继续说道,“我想看看尽头有些什么呀!”老人微微笑了,“你沿着枝条旅行的不是一般的树,这是人类历史的大树,现在还没人看见过它的尽头呢。”优素福脸上的不安和困惑消失了,他怀着敬意走到老人跟前,吻了吻他的衣服边,说道:“你教会了我很多东西,我真不知道该怎样感谢你。从今天起,我的房子就成你的了,你和我们一块生活吧。”
“不,优素福,让莫罕与这位小姑娘和你们生活在一起吧。”老人抚摸了一下小姑娘的头,说到,“我还要继续向前走,一分钟也不能停留,因为我的名字就叫时间。”说完,老人拿起带翅膀的手杖,轻快地飞走了。优素福和大家长久地站在那里,目送着老人离去的背影。优素福的妈妈温柔地看看儿子和他的新伙伴,劝慰道:“这个英明的老人讲的都是真理,他给我们指出了道路。让我们走吧,我的孩子们。”优素福拉起姑娘和莫罕的手,跟在母亲后面,走过满是芬芳花朵的花园,向家里走去。
第五篇:一棵长耳朵的树 读后感
迷糊豆去森林公园春游的时候,恰巧遇到了一个从卷心菜里走出来的小人
精, 于是小人精与迷糊豆做了许许多多件离奇、古怪的事,迷糊豆所有美好的
梦想和心愿,都得到了小人精的鼓励和肯定,并且有了小人精的帮助变成事实。
读了这个故事,我感觉迷糊豆看上去很迷糊,实际却很善良,是一个真正的
孩子。他有小孩子应该有的自由、快乐、友善和好玩的天性,他有一颗纯真的心、善良的心灵。
有梦想,就一定会有期待和希望,如果再加上坚持不懈的努力,那么一切皆
有可能发生。我们应该有迷糊豆那样的天真和善良,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些童年的快乐与纯真,别让我们的童心失去了原本的可爱,也许故事中的小人精就会出现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梦想也一定会实现的。
文档为doc格式